为什么在日本学齿科?
首先,从历史因素来看日本口腔医学的发展与我国是差不多的。1893年,东京帝国大学设立牙医课程,这是日本最早设立的牙医学院;1926年,福冈大学设立牙医课程;1947年,千叶大学设置齿学科开始独立招生培养齿科医师;1953年,金泽医科大学设置齿学科;10年后,爱媛医科大学和和歌山医学院也相继设立了齿学科。
二战后,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战后生育高潮的到来,儿童龋齿率的急剧上升,使得牙周病、牙齿缺损等病症人群数量猛增,进而推动了日本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口腔医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7万人,床位780张,诊疗人次达650万,平均每个口腔医生负责的患者人数为234个,到了90年代这一数据还略有提升。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到2000年以后,我国的口腔医生数量才突破一万,床位数不足日本的一半,平均每一个口腔医生负责的患者的数量则是日本的几十倍。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危机阶段,但是口腔医疗在国民健康保障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却仍然不低。
其次,从社会因素来分析日本学齿科的盛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了解,目前日本的中老年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脱落、缺损等症状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补牙、拔牙、镶牙、种牙等一系列口腔治疗或修复的需求随之增多。而由于年轻人多倾向于选择价格昂贵的外科种植牙进行修复,使得老年群体的口腔诊疗需求被大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