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选什么专业?
留学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也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这个专业好考吗?” ... 其实,选择专业就像谈恋爱,讲究“两情相悦”“门当户对"。
1.先定目标
2.再选地域 3.然后专业 想出国留学的同学,大多数是为了能学到更多知识,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梦想,所以第一步可以先定下自己的目标,例如:出国深造学习研究某一专业;或者想转专业学习新的知识领域。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才能进一步制定计划。(当然,目标是值得追求的,但也要量力而行哦!)
有了目标后,就要考虑第二点,选择留学目的地了。国外院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TOP50-100
10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这个档位院校的入学要求相对会较高一些,适合有基础并且目标明确的学生。
同时,不同的国家区域文化也会有所不同,像欧洲和美国,教育体制都是建立在精英培养的理念上,更侧重学术研究和理论。而英国和香港则更侧重于应用型的培养。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将来想要留在哪个地区发展,想在海外有一个怎样的平台等等因素。
第三步才是选专业。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专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选择意味着放弃,选择了就意味着要坚持和努力。 但是专业也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如果你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可以先读着,在之后可以转专业喔~
一、理工类
留学生应该重点提升自身的“ 理工思维” ,即提升自身逻辑推理的理性与定量分析的硬实力 。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理工类毕业生就业压力最小,而且起薪最高。尤其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类、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率与专业相关度都很高,说明这些专业的就业与社会需求吻合度高。当然,这与我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相关产业息息相关,具有理工思维的人才,在未来将具有更广的就业空间,因此,对想要回国就业的留学生而言,提高理工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留学生可以报考的理工类专业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工程、应用数学、商科专业等。
二、医学类
医学类学科在理工的基础上,更注重观察与实证研究,对留学申请者的标准化考试要求很高。虽然医学类专业留学生就业难度较大,但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广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医疗与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日益提升。想要报考医学类专业的留学生,可以报考护理学、牙科、心理学、生物医学等。
三、交叉型专业
如今学科的交叉性越来越强,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人才的需求将不再局限在某一方面,综合性人才将更具有竞争力,从近年的招聘要求来看,几乎在所有招聘网站上,招聘需求最多的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往往是“文科逻辑”+“理工商技科思维”。因此,对于想回国就业的留学生而言,增强跨学科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可以报考的交叉型专业有大数据、生物医学、教育学等。
四、人文学科
在国内,文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但从全球角度来看,情况并非如此。2018年美国大学生协会公布的2017届的大学毕业生受雇情况中显示,人文学科就业情况不输给STEM专业。可见,文科就业难度虽然不小,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在留英期间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文科逻辑”与“文科素养”,回国就业依旧有很大空间。可以报考的人文学科专业有汉学、新闻、历史、文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