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班毕业干啥?
“我英语通过了语言班考核,可还是不会用英语进行沟通。”面对正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的学校宣传橱窗,来自福建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大三学生高志鹏感慨道。高志鹏曾在一家英企实习过三个月,因英语听说能力跟不上,他只能在做工时充当翻译,把中文意思传达给同事们。在英企实习的经历,让高志鹏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为此,他耗费一年多时间,通过国家四级、六级英语考试,以及专业四级英语考试,却仍觉得自己的英语沟通水准“停滞不前”。于是,高志鹏报了一个为期10周的语言班。在语言班的最后一个月,高志鹏每天至少花6个小时练习口语。而今,高志鹏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既为检验自己的口语水平,也为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
像高志鹏这样的“英语好学苗”并非个例。在福建对外汉语教员孙宁看来,中国人学习英语普遍存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困境:一些青少年在孩提时代接受英语教育,面对枯燥的英文单词和语法,热情渐渐“冷却”。据统计,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超过500分(听力部分相当于大学语文课本第二十一章的内容)的人约有216万人,但只有约50万人在毕业后继续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
中国有句老话:“针尖儿上能舞刀!”在孙宁看来,此乃“英语奇葩”,国人英语学习的“天花板”。他举例说,阿拉伯人学说英语很难,因为他们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固定不动。而亚洲人学习英语,舌头则总是“跑偏”,如汉语的“一”在英文中念“one”,可大多数中国人发的音更接近“wake”。同中文的单韵母相比,英语的元音发音口形较硬,舌位相对固定。“如要在英语中游刃有余,就得在语言上彻底丢掉中国人的习惯性发音,而这一关口大多数中国人往往无法闯过。”
尽管语言差异造成沟通障碍,可外语仍然是求职“硬指标”。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史志康发现,在一些外资企业招聘广告中,对员工外语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除少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外,其他求职者大都须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在外资企业及合资企业工作多年、现已走上领导岗位的外语专业人员,也逐渐意识到本行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程度。他们一般具有较熟练的口语能力,并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单词。
然而就普遍水平来说,中国大多数外语专业学生,尤其是文科专业学生缺乏扎实的听、说、读、写全面技能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与实践。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英语语言文学资料的检索;非英语专业学生应能通过公共英语四级,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译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和本专业的资料检索。”史志康说。
史志康建议,要改变这一现状,英语教育应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如在中学就将英语作为必修学科;在大学,也应将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并列入日常考评环节。对于那些在中学阶段未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也应尽快将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英语考试(类似于托福、四级、六级的考试),检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进展状况,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机会实践运用英语。企业应把员工外语能力作为日常考评的一项内容。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双语(英/汉)教学演示会、讲座,提高人们对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史志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