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些就读学生怎么出国?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近日公布了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选派出国留学人员公示名单。这份370人的公派留学名单来自79家合作留学单位,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65人,还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211、985重点高校的申请人。
“这批人虽然不多,但代表了国外高校对中国现有教育制度的一种认可。”英国格鲁斯特大学研究生教学中心主任Frank Wallace 教授曾担任英国硕士招生导师,对国内大学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来,中国学生具备不错的学术背景,关键是要通过在国外阶段的科研学习和在当地的长时间生活,培养自己的独立研究和调查研究的能力,特别是提升与人合作开展研究的能力,同时具备语言能力。
“这是一个很好开始。”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留学基金委特聘专家王绍芬教授表示,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已经启程,国家对青年学者留学的支持正在逐步深入,希望借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展览会,加大中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留学政策和动态,让更多的海外大学了解中国学子。
在已公布的这370名国家首批公派留学名单中,王绍芬教授发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大学都有多人入选。“从这一层面看,国家计划派公派留学的目的,是希望相关国家重点学科的顶尖学者,能拿到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为国家下一个5到10年的发展做好准备。”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趋势。”Wren F.King 教授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在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担任比较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他经过数十年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有几个结论:其一,中国高校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仍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其二,中国学生尚未养成主动学习的精神。
对比国内,我国现代高等教育90%左右的内容仍是在传授知识,也就是教学生一些现行知识框架之内的东西,学术研究方面的教育还比较少,老师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
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多年来,努力推动我国重点高校与国际高校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术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的启动、实施与效果,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王绍芬教授希望,未来国家应加强国际教育政策研究,从国家战略高度,整体设计新世纪人才国际化培养新策略。
同时,扩大境外合作院校中国学生暑期学校数量,让更多的国内大学研究生、本科生,有机会去海外相关大学的相关学科进行暑期学习,提高他们主动学习能力。
“青年学者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Frank Wallace 教授建议,国家留基委应该逐步建立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关系,扩大公派留学生的规模;同时,对最终能回国服务12个月以上的公派留学生,给予一定的回国安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