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成绩B是较好吗?
对于非美本学生,从申请的角度来说,最好还是选A。对于美本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最好也是选A。 首先,大家要知道,美国的GPA换算和国内是有区别的——美国GPA的计算没有保留小数点的习惯,而是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并且一学期多门课会计算到同一个GPA里。5分制GPA3.0换算成4分制就是2.83;而90+的GPA换算成4分制也就是86-87的水平。所以说,GPA在5分制和4分制的转换上是没有“好”与“更好”的区别的(当然,如果你GPA在87以上,那就另当别论)。
其次,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比较高的GPA,那么GPA究竟要不要到3.0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TOP50学校的录取学生GPA都是高于3.0的。因为GPA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能拿到B的成绩说明学生已经有不错的GPA了(如果GPA低于这个分数,那真的应该好好找找原因,考虑下是不是需要申请GPA附加补充材料了)。
为什么又说GPA3.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数值?这是因为一般只有两个情况会出现GPA低于3.0:一个是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确实很差,那即使其他条件再优秀也无法抵消GPA低这个缺陷;另一个则是由于学分绩点计算方式导致学生的GPA虽然不高但是有很高的含金量。以本科为例,一般美本的GPA算法是加权GPA,每门课的GPA成绩都会计入总的GPA分数,但中国大学的GPA算法是算数GPA,一门课最多只能得两门以上的满分,所以中国学生往往会因为高难度课程的高分数而使得GPA比美国同学高。这种情况下,因为中美GPA的计算方式不一样,就会出现GPA低但实力强的学生。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很小的。
所以,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能拿到B的成绩其实已经证明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再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评估,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GPA分数值,而这个分值基本上能保证申请的成功率。至于那些GPA特别高的学生,建议慎重对待,因为过高的GPA可能反而成为被名校筛选的障碍 因为太优秀也会让人怀疑学生的能力是否真的有那么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