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一直忽视教育?

闫婧静闫婧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香港的高考,和内地一样,都是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性考试,只是考试模式和形式不同。 很多人都在吐槽这种模式不公平! 但是你要明白,这个高考只是本科阶段的教育,你上了大学以后完全可以转专业啊~而且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素质化和多元化了不是吗?

我高中是在一个超级烂的学校里读的(我是靠关系进去的),里面大部分都是家境特别好或者是成绩特别差的人(就是那种初中都不怎么好好学的)。我在那所学校的成绩可以排进全校前十(整个学校大概1000人左右)。但是,因为那个学校很烂所以我的高考成绩可以说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但是我通过了高考这个独木桥,进了有名的大学,到了一线城市,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看了很多的书,做了很多以前自己不敢想的事情。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那些成绩很差的同学好太多太多了。我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现在的好生活…有时候想想真觉得以前复读的那一年是上天的恩赐…

虽然我高考没有考好,但靠着复读那一年,我知道了我想要什么,我应该要做什么。所以我通过高考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个考试让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 也许你在现在所在的水平看不到那些比你牛逼的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请相信,只要你不断前进,你总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不要否定自己哦~你是这个宇宙独特的一个呀~

公孙钰丽公孙钰丽优质答主

香港的教育之所以长期滞后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二战之后,欧美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化教育进程,而香港作为战后初期世界上少有的资本主义飞地,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和抵御共产主义扩张,缺乏进行教育改革的动力和资源,教育发展水平被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拉开距离。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香港经历两次大规模移民潮,人口素质迅速下降,本地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弱于移民后代,教育质量因此进一步下降。

进入90年代,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港英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人事改革和军备改革,香港的教育改革则被“束之高阁”。

香港回归后,如何维护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而教育由于不属于高度自治的范围,改革的优先级排在经济、政治和司法等改革领域之后。

此外,回归后香港在财政上实行的是量入为出的传统英式体制,教育投入受GDP限制,难以快速增长,影响了教育投入以及香港人才的培养。

在教育改革中,政府、教育界和民间团体都有改革需求和改革诉求,三方缺乏利益交汇点和改革契合点,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最终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