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次移民潮时间?

司马雨晨司马雨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840年鸦片战争前,移往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是为了逃避战乱和苛捐杂税。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以广东人移民缅甸、新加坡和泰国为主;第二次移民高潮约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客家人移民台湾、东南亚和澳洲为主;第三次移民高潮在义和团运动后,主要集中于光绪年间,以潮汕人移民泰国和日本为主。

20世纪初到抗战前夕,由于中国的海外侨胞人数急剧增加,因此移民潮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移民海外多为青壮年劳工,女性较少,他们大多属于离散型移民,先在国外谋生,然后寄钱回家建屋买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移民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且缺乏组织性,所以一般由当地洋行的华工包办一切手续并负责安排行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有大约65万的华人移民生活在马来亚等地。日本人侵入马来亚后,大肆屠杀华侨,实行严厉的殖民统治,强迫华侨集体迁往集中营居住,进行残酷奴役,使当地华侨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批华侨纷纷逃往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香港发生了五光十色的反英示威游行,英国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禁止华人组织及社团,逮捕了多名领导人。在这次事件中,约有1.5万人离开香港前往他处定居,其中大部分是渔民,他们来到印尼西北的望加锡海峡群岛,建立新家园。这次移民被称为“青山排华事件”。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一波的移民浪潮席卷了中国大陆,这些移民多数是城市居民,他们是为了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和贫困,赴海外寻求发展和生活的机会。这些移民大多是通过正规渠道办的移民手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居住国和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具有相对较强的组织性。他们在国外一般不从事体力劳动,而是通过创办企业或经营小店来获得稳定的收入。 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下,因私出国签证不断放宽,因而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留学移民热和中日韩的劳务输出热潮。

区彤寒区彤寒优质答主

第一次华人移民潮发生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前期。其主要移民路线是从福建沿海、广东潮汕、海南等地出发,经过漫长的航行,到达东南亚沿海,其目的地主要是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在这之前,华人移民东南亚已有了一定规模,但其大多为官员、商人、传教士及文化界知名人士。15世纪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把和平友谊带给了所到国家,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同时促进了海外移民的兴起。华人移民东南亚后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和伐木、采矿、建筑等艰苦行业。东南亚各族人民以宽容之心接纳了华人,华人也努力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

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方殖民者为了开发和掠夺殖民地,急需大量劳动力。此时,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国内战争频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饥民遍野,加之西方殖民者采用诱骗、劫掠等手段,造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移民多是从广东、福建等地偷渡过去的。他们到了殖民地,很多被安排到条件恶劣的橡胶园、沙茶种植园、甘蔗种植园及矿山场干活。工作非常艰辛,甚至被折磨至死。尽管如此,大部分华人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的生活逐步安定下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开始自建家园,兴学办学,繁衍后代。在殖民统治下的艰苦环境下,华人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格,经过多年的创业,华人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