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经济学专业学什么?
我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西财经院有两个研究生专业,一个是国民金融学,另一个是国际经贸,两个都是学硕(学术型)。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这两个专业的学习内容!
一、国关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内容: ①宏观经济学②微观经济学③计量经济学④统计学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包括外贸函电、世界市场、中国对外经贸等课程)⑥财务管理⑦货币银行学⑧国际经济学⑨保险精算与管理⑩金融工程(选修)
二、经济学院的国民金融学学习课程内容: 除开设有国际经贸学院全部课程外,另开设以下课程: ①投资经济学;②公司理财;③国际融资;④金融工程;⑤统计分析软件(spss)应用;⑥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支持(预修会计科目);⑦高级税收筹划;⑧信用风险管理;⑨期权与公司理财。
三、学习方式及考试 两个专业均为两年制,均为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晚上没有课程安排。周末及节假日正常休息。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合格即获得该科学分,不及格则需重修或补考。
四、学费及生活费 两院学费一致,均为8000元/年.生;住宿费1200-1400/人.年不等,视住宿条件而定;生活费每月大约500元足够。另外,在校内外很多商业机构都有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的渠道,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完全可以放心。
在西方,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源于古希腊文——oiko(家,家庭)和nomos(规律,习惯,规范),其原义即“家庭管理或管家之学”。一般把英国学者威廉?配第在1662年发表的《政治算术》一书看作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因为配第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开创性地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英国的国富和人口问题。不过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划界,政治算术研究的是社会总和现象,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是从法国的富兰克林和英国的亚当?斯密开始的。
经济学的任务,如英国古典学派大师凯恩斯所说,就是研究人们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规律性(即经济学规律)。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划分,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家庭、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等个体经济单位的市场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价格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就业和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等宏观经济现象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
现代经济学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问题日益增多,而且有些具体问题已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可以称得上经济学的分支了。比如按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计量经济学(或数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按照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按照经济性质,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运行所具有的社会制度属性和阶级属性)、经济史(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思想史(研究经济思想、理论的发展规律)等。
在我国,现代经济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本科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方向则分别是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西方经济学(含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