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校是什么?
“社区学院”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内涵。 20世纪初,美国许多大学为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同时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开始在郊外建造大型的校区,这些新校区一般都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并且配有充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但学生们住在校园里还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学生住校,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对新入学的学生减免住宿费的措施。这一时期的校园除了教学、行政等基本功能之外,还是学生的“住宅小区”,是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结合体。
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学生数量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为了满足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47年,加州政府投入了5000万美元建立了旧金山州立大学(当时隶属于加州州政府);同年,纽约州政府也投入了6500万美元建立了纽约州立大学(现在已成为美国最具规模的大学之一)。这两所大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二战后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社会阶层流动的需要——从工人子弟到大学教授,从低收入者到高收入者的职业转换,在这两所大学都可以实现。
二战后的美国大学在办学模式上逐渐开始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同时,由于美国实行的免费大学教育制度,使得学生上大学不需要付出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因此对学生来说,选择距离自己住处比较近的综合性大学就读,可以节省很多学习和生活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校园的建设也开始从“住宅小区”的形式转变为以“封闭校区”为主。当然,这种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60年代的美国,依然可以看到混合型的校园格局。
总之,从“住宅小区”到“封闭校区”的转变,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引起的居民生活观念和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