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国外留学的人叫海归?
人们口中常说的海归人士,其实就是指曾经在海外留学的人士,一般指的是那些毕业于海外大学本科或以上的人员。因为曾经海外留过学,所以他们对国内的很多制度、生活方式等不太习惯,于是,海归这个词就被人们叫了出来。
为什么在国外留学的人要被称为“海龟”或“海归”呢?
这是因为,在人类还没有飞机的年代里,海上长途旅行基本只能靠坐船,可以说,海上运输是当时最主要的长途客运方式。而那些留学海外,乃至出使海外的人,要么坐船踏上归国之途,要么直接在海外的学校毕业,然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海龟一词最早出现在1972年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当时,这位作者把那些从哈佛等海外名校毕业,并且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人才称为“海归派”。这个专有名词,最早特指那些从海外回到祖国参与建设的年轻人才。但是,由于其特有的含义和用法,这个专有名词很快就流传开来,变成了大家普遍接受并使用的一个概念。
但是,真正成为广泛承认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加速了人才流动,也使得一些人才在毕业之后留在了国外,“海归”才逐渐有了当前的这个含义:海外留学回归国内的硕士和博士。可以说,到当前这个时代,“海归”才真正成为大家公认的个概念。
如何称呼海外归来的人士
现在一提到的“海归”,我们都知道,指的是那些学习了海外的本科或者硕士课程之后,归国工作的博士或者硕士,这些人,一般都对自己的海外大学教育背景相当的自豪。但是,事实上,除了这类人之外,还有另一种在海外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之后,归国工作的人。
这类人,一般都对自己的专业的掌握程度较高,而且,比较全面的接受了海外大学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对国内很多应试教育模式,甚至是国内很多人所缺乏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都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可是,这类人在国内很容易受到压抑,因为,在国内,我们往往更看重的是专业,而不是素质。
国外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我国的应届生就业市场中往往地位相当尴尬,他们虽然专业非常全面、综合素质也很强,但是,国内企业往往更看中的是应届生本身的专业水平,而不是综合素质。所以很多海外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国内找到的工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很多大学也不认可国外的学历,所以很多海外大学毕业生,很多人反而认为他们只是海归,而不是海归派。
什么是“海龟”与“海归”?
1、“海龟”:现在一般指的是从海外回国的人,对,就只是从海外回来的,像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很多都是“海龟”,现在年纪比较小的海龟,也就20来岁的,都是和父母一起到外国,在外国长大的。
2、“海归”:一般是从国外毕业,返回国内工作的人,一般都有硕士、博士的学历,很专业的。现在由于留学的门槛并不高,海龟很多,海归就几乎没有,因为他们都是正规大学毕业的,海龟很多都是偷渡着回来的。
3、现在还有一种人,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拿到大学学历,却自称是海龟,就像网上有些人自称是“哈佛大学博士后”,这种人是比较多的,他们无非就是故意用国外的名词来迷惑人,让人觉得他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