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怎么在香港上学?
来香港读大学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高考报读,一个是申请硕士学位。 首先说明一点,高考并不是只有内地生可以报读,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报名,不过每个学校对招生名额的设定都有要求,通常都会设定为该学校内地生的三至四倍,所以名额上并不会造成很大的竞争。 而申请硕士则没有名额的限制,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 那么想报读香港的大学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一般来讲有四种方式:
1.直接向心仪的学校发出入学申请,需要申请者具备学士以上学位以及优秀的学习成绩;
2.报考内地院校与香港院校联合培养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都是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双学位课程,一般需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3.通过香港本地DSE考试后申请入读大学本科;
4.通过香港本地A-level考试后申请入读大学本科;
此外还有一些朋友会考虑以留学签证来港就读。但需要注意的是,以留学签注来港读书,申请人所持签证属于学生类签证,是不能够工作就业的,并且需要在毕业之后离开香港或转其他类型签证。 但如果申请人是以留学签注来香港进修,其毕业后的居留问题就不会成为难题,因为拥有留学签注的申请人毕业后可获得一个IANG签证,这个签证是留港就业的不二之选。
虽然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香港在回归前具有独自的教育体系,回归后,大陆为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仍保留了香港教育的原有特色和优势,因此,目前两地的教育在招生方式、录取条件、教学语言、收费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异。有志赴港就读的高中生家长,要对此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以便作好相应的准备。
收费贵:有别于大陆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公费(即国家计划内指标)和非公费(即国家计划外指标,也叫收费生)并存的招生政策,由于香港高校属全费教育,其高昂的学费,成为大陆学生赴港就读的头号门槛。
在港九书院校园内举行的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说明会,30所香港及澳门院校代表向学生及家长详细介绍自主招生政策。
香港本地大学的学费在5.5万到8万港币/年。其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这3所大学的学费同大陆高校一样,纳入教育部统一招生计划,被这3所学校录取的学生不需赴港面试,而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且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的,可参加这3校的“面试”(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式的测试),但不作为录取标准,最终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被这3所学校录取的应届生,可获得由广东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组织申请的香港大学无息贷款,申请者可分期还清而免所有行政费用及手续费。
其他4所大学是完全自主招生和录取(即所谓“海外招生”模式)学校,而且需要考生在获学校录取后(即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到学校进行面试,最后再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这4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学费基本在每年10万港币以上港币,个别专业学费更高达15万港币以上。
语言问题:香港高校的授课语言除了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历史类等专业用繁体字书写的中文授课外,其余基本上都用粤语或英文。
食宿紧俏:香港高校的宿舍和食堂都很紧张,能否在所就读的学校内住宿和就餐,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争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