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荣誉硕士学位什么意思?
“一等”不是评出来的,是考出来的 英语一、二难度不一样啊!很多人因为考研不了解这一点,觉得英语二的难度肯定要比英一容易,其实不然,就2017年来说,英一难度适中(除了最后两个完型填空),英二较难。 所以就有人考了60+,有人考了80+。 “一等”就是奖学金的意思了;获得奖学金的同学,继续读博的几率很大,大部分学校都是拿完奖学金就可以直博(直接录取博士,免笔试)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考博的话,研究生拿了奖学金就等于成功了百分之八十。(当然,博士也要考的哦,只不过相对比较容易一点而已啦~)
那么,奖学金是怎么来的呢? 奖学金的评选根据每个学校的评分标准来评定,一般包括: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外语听力口语、专业课答题情况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评定,初试和复试的成绩都是占大头,尤其是初试!
因此想要拿奖学金就要在初试中拔得头筹,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而想取得初试高分就得在备考过程中下足功夫。
授予荣誉学位是国外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继续为社会多作贡献、促进学校发展的方式,因此,获得者通常都是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知名人士。一般情况下,接受学校邀请的知名人士,往往对该校有支持或有渊源,他们本人也乐意为该学校的发展作些事情。
据悉,荣誉学位通常分文学博士和科学博士两种,授予具体学位是由接受学校和被聘方商定的。对知名人士的学位邀请和聘请程序都比较严格。美国大学在选定要邀请的人选之后,要组织校内教授对该人选做一介绍,说明给为什么要被该人聘为××教授,然后在本校的学术委员会上投票表决。如果通过了,再由该大学的各个学院分别开教授会讨论表决,所有学院都通过之后,再由校方发出正式聘书并举办正式的聘请仪式。
仪式一般由校方的校长或教务长主持,包括给被聘请者披绶带、戴博士帽、颁证书,被聘请者要当众致辞,学校要专门组织祝贺的交响乐演奏等。因为知名人士往往都很忙,被聘者有的只参加仪式本身,不能顾及后续工作,因此,有的学校在其聘请仪式中不颁证书,而是在其完成所有应聘工作之后,再举行一次仪式,正式颁给证书。
所不同的是,一等荣誉法硕和香港特区的其它法律学位不同(香港一些院校有普通法硕士学位),它主要培养内地律师熟悉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它不是为搞学术研究的学位,而是搞法律实务应用的学位,学制一年,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各门课成绩合格、并获应获学分者,颁发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