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生叫海什么时候?

谢锡焱谢锡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西方,人们习惯上把国家间的学生流动现象称为“国际教育私逃”。对渴望走出国门的学生来说,他们选择“私逃”完全是出于对现有教学体制和既定人生道路的逆反,他们所追求的,是所谓的“真正的教育”。不过,对中国学生来说,出国留学则更多的是一种利益驱动。

中国学生出国热是从80年代后期才正式开始升温的,短短20年间的变化可真叫做天翻地覆。当时,国内学生若想出国,只能通过国家公派或赴有关学校联合培养两种方式。即使后来有了自费途径,申请者也并非大多数。因为对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出国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专业,重新去适应海外大学全新的教学体系和研究方式。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最初几年,还是有一些人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部学业,靠自费的方式走出国门。这些原本应该是国外自费留学生真正的先驱,但真正能够坚持到最后完成学业并顺利回国的却寥寥无几。他们或是中途放弃了,或是死在了语言关上,剩下的则是在国外沦落了,有的还落得个不堪回首、甚至身败名裂。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各类院校开始逐渐通过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本校学生提供出国机会。当时,能够获得公派留学身份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年轻人不得不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出国。这种联合培养方式对于迫切希望出国的年轻人来讲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毕竟只是联合培养,至少你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忍受国内导师对你的监管约束。

时间推移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自1999年起,中国的大学开始对研究生实行自费制,教育财政开始走向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名目繁杂的留学项目也应运而生。它们所针对的人群是那些自认为有出国潜力却无力自费留学的国内学生。这类项目一般都有严格的选拔标准,要学生的成绩达到一定水平,还要有国外教育机构的认可。最主要是能提供良好的资金保证,保证你在国外期间的生活与学习。

有了这些完备的物质基础做保证,这类学生完全可以和联合培养的学生相媲美。区别只是在于自费生出国之前就在心理上有了一种自由和自主的意识。他们有了更多的主见,也有了更强的独立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