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还融入吗?
我本科在悉尼读的,虽然是在国内读了高考志愿,但是学校还是按着澳洲方式培养我们,从大一的选课,到考试方式,作业方式,平时分,期末分值都有很大不同。大课有几千人的大课(主要是水)也有几百人的讲座(干货多);小组讨论课,tutorial(导师一对一沟通)等等形式多样。
我印象里比较深刻的是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科都有期中考和期末考两个部分,成绩分别是10%和90%,期中没考好会直接影响期末的成绩,而最后10%的期末试题往往能拉开很多分数差。 除了极个别的老师外(而且这些老师很少教大课)大部分老师都是不介意和学生交流的,我在悉尼大学的这几年遇到了不少非常好的老师,他们知识渊博,为人风趣幽默又耐心。
当然也不是所有课程的老师都能像小说电影里面演得那么传奇,我有一个数学分析的课程就碰到了很难搞的老师,当时因为语言问题听课有点跟不上,作业难题也不会做,期末考核也发挥失常,结果最后65分飘过。那个科目刚好是必修不能选择lower grade(低分),所以这65分对我来说用处也不大。 后来找她申请tutorial(一对一辅导)时,这个难搞的人居然特别痛快地答应了,在辅导中她还不断嘲笑我的解题误区(哈哈真记仇呀),不过最终我的成绩也还不错。
不得不说,有些老师的“恶”也是有所不同的哦~ 至于同学嘛,我是文科专业,遇到的都是同文同理的中国学生,天然有共同话题,很容易建立关系。而我是理工科背景,遇到的国际生就来自天南地北了,反而中文沟通能力不强。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来,因此也非常容易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