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如何选择上课时间?
作为当年从UCSD(同一体系下类似中国的本科大一)转到AU(类似中国的大四下学期)的人,我可以说一下关于选课的建议吗? 先说结论:优先选择给分高的,再考虑自己有没有基础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个教授/课程而牺牲分数去上他/她的课!!!
1.不要选太难的课程 除非你打算将来读博或者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否则没有必要选择难度高的课程。AU的研究生教育更偏重应用和研究,并不强调和推崇纯粹的学术研究。对于绝大多数专业来说,本科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没必要在研究生阶段再去追根究底搞研究。很多难啃的“硬骨头”课程其实和本科的基础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学习。 当然,如果你已经打定主意要读PhD了,那当我没说……
2.选修课比必修课容易 一般来说,选修课会比必修课更容易拿高分。首先,选修课的班级人数一般比较少,老师很容易认识清楚每个学生的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其次,有些选修课是按小组来给分的,小组讨论以及最终的presentation都会占一定的比重,这时候如果你有提前预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有效地整合信息的话就会比较容易拿高分。当然,选修课的难度普遍不高。
3.必修和选修要平衡 好学校的课程都是相对紧俏的,尤其是优质课程的名额会相当紧缺。因此建议同学们要权衡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某些项目的必修课程是有一定数量要求(通常是5-6门)的,不要以为选了某个项目的所有课程就一定能拿到这个专业(或这个项目所在的院系的)的学位!一些看似“水”的项目可能真没有那么“水”——别以为选了某个项目的所有课程就能拿到了这个项目的学位!
4.先选感兴趣的 再考虑是否有基础的 如果对课程本身很感兴趣,哪怕当前的基础不够也容易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收获感。相反,如果本来就没啥兴趣且前期准备也不足,那么就算勉强修完这些课程也可能收效甚微。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学校(比如我们学校)允许学生自主搭配选修、必修的顺序。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先选容易的,再考虑喜欢的,尽量把总体的难度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