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不只学专业?

阳铭阳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学校专业是按学院分的,每个学院有5-6个专业,一个专业40个人左右,上课基本上就是一个大班,分2-3个班,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和做作业。 除了专业之外还有通识教育,就是所有学生都要学的必修课,包括体育、计算机基础、英语等,这些课都是按照必修学分来计算的,必须要修满一定数量才能毕业(比如我们的体育必须修满10个学分才能毕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修课,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我选了两个学院的课(需要两个院分别给学分才给你计入学分)。 所以实际上你选择的专业课程只是整个大学学习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还是在学公共课和选修课上,而且每个学期还会有各种实践活动,讲座等等,让你课余生活很丰富。

可能我说的这些课程有的同学觉得没用,没什么意思之类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东西其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许你们会觉得学了这些没用的知识浪费了光阴,但是其实它们已经深深地刻在你的骨子里了。有些道理你可能现在不懂,但是总有一天你会感激当初老师的严厉,学校的制度,让你养成了怎样的习惯,影响了你的人生抉择。 也许我的回答没有题主想要的答案,但是我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许牡洱许牡洱优质答主

因为博雅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博雅教育重视帮助学生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广泛知识领域打好基础,培养综合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博雅教育通过实现“全人教育”“通专结合”,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家国情怀、能够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未来栋梁之才。专业教育只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在毕业时已经被迭代更新一大部分。因此,大学要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能力,而非仅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如何记忆”。

因此,博雅教育的本科阶段重视基础通识教育并通专交叉。在大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确认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擅长领域,从而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确认自己的专业方向。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鼓励优秀学生通过“卓越教育”课程和参加科研项目等途径实现创新和卓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