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听英国的吗?

公羊曦佳公羊曦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晚清名臣林则徐的话,作为本文的引子。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时值两广总督邓廷桢生病,林则徐前往粤海关为邓调解与英国人冲突。不意英军居然放火烧了广州城!林则徐大怒!他写信给朋友,气冲冲地说起这件事。 “夷性贪残,除刀枪炮击之外,焚掠城市,无所不为……我中土若令夷人得逞,则楚蜀黔粤四省之地,尽归夷人有耳,此后更无间隙可寻矣。” 为什么说这句话呢?因为当时清王朝在西北与沙俄交战,在南方与太平天国运动对峙,可以说分身乏力的同时,英法联军正在密谋入侵中国。

如果这次英军攻占广州,那么清王朝就等于承认了英属印度的存在,并且会放任英军在华南四处滋扰。这实际上就打开了清王朝国门,从此之后,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虽然清王朝打败了英法联军,但是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让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也开始了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 如果这一次英帝野心成功,那么后来的一切都会不同,甚至中华文明的走向可能都因此改变。

所以,当时中国人是痛恨英国人的。林则徐说的“夷性贪残”,指的就是英国人侵略性和野蛮性。这一点上,中澳两国人民是有共同感受的。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事情慢慢有了变化。

首先,中国变成了工业国,而澳大利亚成了资源出口国。双方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的澳大利亚白种人的优越感却越来越强。他们开始以文明自居,并认为中国是未开化的蛮夷之邦(这也是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的看法)。 第三,二战后英联邦国家形成了英美主导的秩序,以对抗苏联势力的扩张。作为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自然站在了英国一边。 第四,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边底”到联美抗苏再到联欧抗美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使得澳大利亚看到了与中国合作、平衡美国势力的重要性。 所以你看,现在的中澳关系是好的。但历史不是这样发展的。清朝的时候,可是澳大利亚听英国的。

窦玉前窦玉前优质答主

澳大利亚自1901年1月1日实现统一和联邦自治后,仍一直对英国效忠,以英国国王或女王为国家元首。当时澳大利亚是英联邦诸国中唯一的一个没有独立宣言的国家。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英属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实现完全平等和独立的立法体制。

澳大利亚于1942年取消了英国大法官对澳大利亚司法的最终裁决权。澳大利亚国会在1947年11月21日宣告该法在澳大利亚生效。至此澳大利亚在法律上和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同英国的关系从此成为平等的兄弟国家关系。1973年,澳大利亚废除了英国枢密院对澳大利亚案件的审判权。至此,澳大利亚同英国在司法方面完全实现了独立。

澳大利亚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依附英国、美国,追随它们参加多次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上台后外交政策开始有所改变,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建交,宣布英美军事人员必须在五年内撤出本国领土。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受英国王室统治,在某些方面仍依附于英国,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已完全独立,澳大利亚国徽和国旗的图案上还有英国米字旗。澳大利亚是英联邦中唯一一个在其法律中保留王室特权的国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