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好还是美国学校好?
先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作为开头: 话说有这么两个家庭,父母都是中国人,在北美留学、工作多年,孩子也在这边出生并长大了。一家人虽然身在北美,却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上中学了,要开始着手准备高考了;而高中毕业了,就该想想怎么申请到好的大学了。于是就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孩子一路从中学到了大学。 不过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这家人的教育理念里也有一个“坑”,那就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加拿大,只要是政府办的公立教育系统,就永远别指望能拿到很好的排名和成绩(特别是考试分数)。
然而这个坑却是中国家长最容易踩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中国的父母们太关注孩子的成绩了!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考一个好大学其实就代表了人生成功了一半。因此不管花多少钱,只要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家长就心满意足。 而加拿大、美国的公立学校正是反着来的,他们的宗旨是不要给孩子造成压力,不要扼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鼓励学生挑尖子生课程去上,也不提倡学生为了好成绩而去加班加点地去学习。他们相信只要给学生提供了合适难度的课程,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学完并达到预期目标。
所以即使是在这些国家的中产阶层家庭中,也很少会有家长像中国家长那样,花高额的费用请私立学校或课外班来给学生补数学和英语。因为公立学校提供的EAL(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课程就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那如果中国家长坚持要让在读公立学校的子女接受补习,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的孩子有能力拿出比其他同学高出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投入,那么你就是那个可以打破“公平”规则的幸运者。但这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体系就比美国的优越,而是想阐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在加拿大或是美国,你想要突破当地的“平等”规则,那么你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你的付出很有可能比其他国家的孩子要多很多,但是最终你获得的或许反而比他们少。 但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的话,就可以像大部分当地的学生家长们一样,把注意力转到国际学校的身上。
因为国际学校遵循的是中国式的教育模式,以应试为主,兼顾素质培养,所以能够给中国家长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且由于国际学校收取的高额学费足以让校方重视每一个学生,并且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国际学校的学生一般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这让国际学校有了媲美甚至超越公立教育的魅力。 当然想要进国际学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
1. 学生需要参加 IGCSE/A-LEVEL/AP/IB 等系统的考试,并获取高分。
2.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还需要参加学校的笔试 和 面试,顺利毕业后才能获得入学名额。
3. 获得学籍后,需要提供以往的功课成绩单以及在读证明。
4. 完成签证办理,即可入学。